由于小麥的生長期較長,通常需要追肥,主要是追氮肥。小麥的追肥數量與土壤肥力及基肥數量以及土壤水分狀況有關。追肥不當容易產生貪青倒伏,反而減產。那么,小麥追肥需要注意哪幾點呢?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吧。
小麥春季追肥注意事項
1、根據麥苗長勢
在經歷了一個冬季后,不同區域、不同地塊的麥苗長勢有了些許的區別。苗情較差、群體偏小的麥田,在起身初期進行,肥料在起身、拔節期分兩次施,每次施入尿素7~8公斤或噴施世多樂盈羅0.5~1升;苗情一般、群體適中的麥田、冬前旺長葉片黃枯嚴重的麥田和放牧啃食的麥田,于小麥起身中期澆首次水,結合澆水施入15~17公斤尿素或噴施世多樂盈羅0.5~1升;苗情較好、群體較大的一類麥田,肥力低的應推遲到拔節初澆首次水;肥力高、長趨偏旺的麥田應推遲到拔節以后五天澆首次水,畝追施尿素16~18公斤或噴施世多樂盈羅0.5~1升。切忌春季氮肥施用量過大,以免造成倒伏和貪青晚熟。
2、根據土壤肥力
地塊不同,土壤的肥力也會有所區別,這點從小麥的長勢上就能看出,如果是土壤肥力比較好的地塊,小麥播種前底肥充足,再加上施用了有機肥,或者是測土配方施肥的情況,則小麥長勢好,春季可以少施氮肥,一般每畝施入8-10公斤即可。如果土壤肥力狀況比較差的地塊,底肥施用不足,小麥長勢較差,苗弱苗黃,這樣的地塊就要多施肥,每畝要施入20公斤尿素,過磷酸鈣和氯化鉀各8-10公斤,以此滿足小麥后續生長對于養分的需求。
3、注意事項
在追肥時,建議選擇晴朗的好天氣,時間可以選擇在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。如果有灌溉條件的麥田,在追肥后,可以適當的澆水,不要長時間的大水漫灌,水分適量即可。而對于沒有灌溉條件的麥田,追肥時不建議撒施,可以采取深施的方法,深度一般是5-6厘米左右,施肥后記得及時覆土,提高肥料的利用率。追肥不可過量,否則會起到反作用,一方面會造成肥害,還有就是造成成本增加,還達不到增產效果。